當前位置:首頁 > 醫(yī)學知識 > 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 > 列表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 共有 25 個詞條內容

1 后房型有晶狀體眼人工晶體的發(fā)展史及最新進展

    屈光不正的手術矯正方式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術和眼內屈光手術,后者包括有晶狀體眼人工晶體(phakic intraocular lens, pIOL)植入手術和透明晶狀體摘除聯(lián)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。此外,后鞏膜加固術、鞏膜擴張術等在鞏膜上施行的手術亦可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2.1 角膜

    成年人的角膜水平徑約為11~12mm,垂直徑為10~11mm,3歲以上兒童的角膜大小已接近成人。角膜占眼球外壁前部的1/6,與鞏膜一樣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。角膜和鞏膜兩者共同組成眼球的外殼,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。角膜完全透明,屈光力為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2.2 前房與前房角

    前房前界為角膜內皮,后界為虹膜和瞳孔區(qū)晶狀體前囊,容積為0.15~0.30ml,中央部軸深最大,周邊部最淺,中央深度為2.5~3.5mm。前房角位于周邊角膜與虹膜根部的連接處,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2.3 虹膜

    虹膜為一圓盤狀膜,自睫狀體伸展到晶狀體前面,將眼球前部腔隙隔成前、后房。虹膜的中央有1個2.5~4.5mm的圓孔,被稱為瞳孔。虹膜由前向后可分為5層:內皮細胞層、前界膜、基質層、色素上皮層和內界膜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2.4 睫狀體、睫狀溝和后房

    睫狀體在組織切面上表現為三角形,連接眼前節(jié)和眼后節(jié)。睫狀體由外向內分為5層:睫狀肌、血管層、玻璃膜、上皮細胞層和內界膜。睫狀體前1/3較為肥厚,被稱為睫狀冠。睫狀冠寬約2mm,內表面有70~80個縱行放射狀突起,被稱為睫狀突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2.5 晶狀體

    晶狀體位于眼后房,處于虹膜后表面和玻璃體前表面之間,由晶狀體赤道部的懸韌帶與睫狀體相連。晶狀體直徑為9~10mm,軸心部厚度為4~5mm,前曲率半徑為9mm,后曲率半徑為5.5mm,前后面的交界處為赤道部,距睫狀突約0.5mm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3.1 手術適應證

    (1) 患者有摘鏡意愿和要求,能夠充分了解手術風險,并且可以充分配合手術。(2) 近視度數為-0.5~-18.0D,散光等于或小于6.0D。(3) 穩(wěn)定的屈光狀態(tài)(術前一年內的屈光變化不超過0.5D)。(4) 年齡一般為21~45歲。一般情況下應避免在18歲以下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3.2 手術禁忌證

    3.2.1 絕對禁忌證(1) 角膜內皮細胞計數低或Fuch’s角膜內皮營養(yǎng)不良等累及角膜內皮的病變。(2) 任一眼有不規(guī)則散光、虹膜炎、葡萄膜炎、虹膜粘連、色素播散綜合征、視網膜病變(非近視眼底退行性變)、慢性眼內炎、黃斑退行性變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4.1 病史

    4.1.1 屈光不正病史及角膜接觸鏡佩戴史屈光狀態(tài)穩(wěn)定通常指近1 年內屈光度的變化不超過0.5D。術前應詢問患者屈光不正病史,以便確定屈光狀態(tài)的穩(wěn)定性。此外,近期佩戴角膜接觸鏡將影響角膜曲率測量的準確性,使屈光狀態(tài)不穩(wěn)定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

4.2 眼部檢查

    4.2.1 眼前節(jié)檢查在裂隙燈下檢查患者眼前節(jié)有無感染、炎癥或干眼體征,如有,則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;檢查有無圓錐角膜、角膜營養(yǎng)不良或角膜瘢痕的體征;散瞳后仔細檢查有無白內障的體征,周邊部晶狀體點狀混濁雖不是手術的禁忌證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圖解中央孔型ICL/TICL手術操作與技巧